這幾乎成了浙江紹興市上虞區丁宅鄉所有桑果果農的心聲。丁宅被譽為“江南蠶桑之鄉”,上世紀90年代之前,這里一直種桑養蠶,后因蠶繭產銷受沖擊,效益大幅下降,才開始大面積栽種果葉兩用桑。
剛開始種植時,丁宅也舉步維艱。由于桑果上市采摘時間較短,每年桑果大產,可果農幾度尋求市場無果,只能低價賤賣給寧波的加工廠,有幾年的售價甚至連成本都夠不上,只能爛在地里。
面對“增產不增收”的尷尬困境,丁宅渴望找到出路。“四季仙果之旅”,讓眾多果農看到了曙光。2010年,上虞提出這一品牌,計劃以農副產品為核心,依托農家樂和旅游景區,發展以鮮果采摘、農家體驗、山水鑒賞為內涵的休閑旅游。
簡而言之,就是由政府搭臺,做好基礎設施的同時,將節會、媒體、企業、市場等元素融合,利用專業渠道予以廣泛宣傳,打響品牌后,再聯合各個企業和基地,招徠外地游客。
丁宅的桑果名列其中。原先果農人手只有幾畝果園,單打獨斗地闖市場、打品牌,既無資金實力,更無經驗渠道,現在由政府整體推進,幾年下來事半功倍,丁宅桑果的知名度急劇上升。果農們再也不用挑擔上街賣果,游客自己上門采摘,價格還翻好幾倍。
為此,丁宅專門成立四季仙果休閑協會,由協會負責全鄉果農的種植技術指導、產品質量監督、宣傳推介等。小鎮人氣大增,農戶種植積極性也空前高漲,桑果面積已由起初的200畝,發展至1000多畝。如今,丁宅所產桑果七成由游客采摘,其余則走精深加工的渠道。
“昔日的鬧心果,今日成了致富果!”協會會長丁吉炎告訴記者,今年協會還注冊了集體商標,準備利用品牌化,提高桑果知名度和附加值,助力果農致富。